欢迎访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官方网站

专题专栏

佛子岭3号医生 | 覃俊君:走走停停腰腿疼,警惕腰椎管狭窄症

发布时间:2024-11-13来源:骨科编辑:浏览:

分享到:

编者按:医学科普对于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有重要意义;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为顺应国家大健康的策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创新展示医学科普知识,自2024年1月起,我院推出健康科普栏目《佛子岭3号医生》,让医学走进大众,让健康融入生活。

今天推出第49期覃俊君:走走停停腰腿疼,警惕腰椎管狭窄症》

1.jpg

生活中,不少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走一会儿路就得弯腰或蹲下歇歇,不然就会出现腰背及一侧臀部下肢酸痛、麻木的症状,歇好了后再走不远,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能走路的距离越来越短了。

骨科专家表示,这很可能是得了腰椎管狭窄症,这种典型的症状,医学上叫做“间歇性跛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等的狭窄,导致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迫,从而引发一系列腰腿痛及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腰腿痛的患者越来越多,不少患者就是因为腰椎管狭窄造成的。

2.jpg

腰椎管狭窄症原因

最为多见的是退变性因素,与长期重体力劳动,弯腰负重,长时间弯腰久坐等不良姿势有关,此外还有脊柱外伤骨折、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等其他因素。

3.png

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

1.长期腰骶部痛、腿痛

疼痛性质多为酸痛或灼痛,可放射到大腿外侧或前方等处,多为双侧,可左、右腿交替出现症状。

2.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继续行走后症状再度出现。

4.png

3.下肢感觉障碍、肌力减弱

神经根管狭窄严重患者可出现下肢感觉障碍、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

4.其他症状

如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为马尾神经受压的严重表现。

如果不慎有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如果显示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便可确诊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型及早期病例,主要包括腹肌锻炼、腰部保护、理疗推拿按摩、药物外敷等。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也可使用消炎止痛药等。硬膜外封闭术对一部分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减轻间歇性跛行症状;小针刀松解椎间孔外口纤维组织也有治疗效果,

5.png

手术治疗: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出现明显的神经根症状者、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进行性加重者等。手术方式包括椎板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减压术,以及需要“减压+固定”的病例可采用融合技术等。

我院骨科常规采用微创通道下减压融合手术,第2或3天便可戴腰围起床活动,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腰椎管狭窄症的预防

1.正确用腰: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经常变换姿势,避免久坐久站。

2.体育锻炼:经常进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动,切忌活动突起突止,应循序渐进。

3.腰部的保护:腰部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湿侵袭,睡床要软硬适中。

6.png

对于大部分保守治疗的患者,预防更重要,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应定期进行腰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还可做腰背肌功能锻炼,如“小燕飞运动”等。

医生名片

7.jpg

覃俊君

副主任医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老年髋学组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疼痛康复分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第一届骨科医师分会小儿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应急队员。

参与多项科技厅、卫健委医学科研课题,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编《成人骨折》专著,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擅长颈肩腰腿痛和退行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与中西医治疗,尤其是针刀闭合性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痛和周围神经卡压症等,掌握脊柱四肢创伤骨折修复重建手术和腰椎间盘镜微创手术。

(来源:骨科)

返回顶部